FM无线麦克风的制作
图9所示的为所制作的FM无线麦克风的电路构成。图10所示的为印刷电路基板的零件配置图与印刷铜箔图样。
无线麦克风的完成品其外形愈小愈好,但是,考虑到制作的方便,决定大小约为20mm×100mm。
电源可以使用3.6V,50mAh的镍镉电池,装设在基板上,利用AC Adaptor的DC6V~9V的输出电压充电。因此,在基板上设有充电端子。
图10 FM无线麦克风的印刷电路基板
电源也可以使用干电池,例如,使用3个单4号或单5号的干电池串联。此时的电源电压虽然为4.5V,但是,电路的数值并不需要做变更。
要注意的是一般干电池是不能充电的,因此,不能与充电用的AC Adaptor连接。
对于无线麦克风的调整,可以使用附有位准电平表(Level Meter)的FM接收机。
输出位准的调整是使用调整用起子(driver)调整L1。此调整用起子不能为金属材质,可以使用塑料材质,将其前端削成可以插入L1铁芯内调整。
调整为如图11所示,慢慢旋转L1铁芯,使FM调谐器的调谐电表(Tuning Meter)指示为最大。
(如果在调整时,找不到谐振点则可以将Cx改用7pF或12pF看看。)
正确的调整点位置应该如图(a)所示。如果为图(b)所示的铁芯位置,线圈的电感量为最大,可能还找不到谐振点。此时,可以将谐振电路的Cx10pF电容改用12pF或15pF。
图(c)的位置,铁芯已外露,会使线圈内的初级圈与次级圈的结合变弱。应该还是要将铁芯调整在线圈盒子内。
使用FM调谐器接收,觉得调变度不适当时,可以调整低频率放大用晶体管Tr1的集极电阻Rco声音太小,调变度不足时,可以将Rc值增大,声音过大失真,调变度太大时,可以将Rc值减小。
如果所传送的频率与使用地区的FM广播电台频率有重叠现象时,可以将无线麦克风的振荡频率偏离些。
图13所示的为加在可变电容二极管上的电压与振荡频率的关系。振荡频率由发光二极管的顺方向电压1.8V决定,振荡频率约为85.1MHz。
图13 可变电容二极管的电压与振荡频率
(将12MHz的陶磁振荡器7倍频成为84MHz,由于此一元件的电感量领域很宽,振荡频率约在85MHz附近。)
如果要改变振荡频率,可以如图14所示,将发光二极管取下,利用切换二极管的顺方向电压。
例如,使用2个切换用二极管(Switching diode)1S1588串联,其顺方向电压约为1.2V,便可以使其振荡频率成为85.0MHz(参照图13),此变更前低了100kHz。以避免与FM广播电台重叠。
如果需要再做细微调整时,可以如图(b)所示,利用VR调整。
(无线麦克风的振荡频率与使用地区的广播电台有重叠现象时,可以改变可变电容二极管的电压,以使频率偏离。)
▲经过时间:频率变动特性
图l5所示的为将电源ON后,随着时间的经过,测试其频率变动的情形。
(电源ON后,经过5分钟,频率约变动4kHz。但是规格为±75kHz以内,没有什么问题。)
在将电源SW ON后5分钟,振荡频率会增高约4KHz。可是,在5分钟至30分钟之间,则仅变化约lKHz,此仍然符合实用性。
▲电源电压:频率变动特性
图16所示的为电源电压变化时,频率变化的情形。振荡频率在电源电压为3.6V时为85.125MHz,在4.1V时为85.11MHz。也即是,由电源电压所产生的频率变动率为20KHz/1V。
(此所使用的镍镉电池的电压变动不会超过1V,因此,不必担心频率变动的问题。)
设计规格要求的频率漂移为20KHz,但是,只要将电源电压的变动抑制在±0.5V以内,便没有什么问题。
如此所制作的FM无线麦克风的通话距离虽然可以达到20~30m,但是,由于电路的误差,并不能达到此一距离。
如果要再延伸通话距离时,可以在FM调谐器前追加第2章2-2所制作的[使用FET的高频率放大器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