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6N11电子管制作的前级放大
2012-08-23 龙泉 63
市售的放大器音响效果参差不齐,声音不一定能满足自己的要求,好产品售价也不菲,那么能不能自己动手DIY制作呢?回答是肯定的,只要你自备一定的工具(如电烙铁、焊丝、万能表),又懂得一些电子常识(可以自学嘛),那么DIY的乐趣,不是一个买成品机使用的朋友所能体会的。 放大器分前级和后级,我们常说的合并机是将两者合二为 .. [查看全文]
洞洞板NE5534耳机放大
2012-08-14 55
今天焊的洞洞耳放,运放用的OP07单运放,正好手里有两只,所以试一下看看如何。和5534可以互换,试听了一下声音马马虎虎,换上大S的5534感觉也是那个样,没有区别。做着好玩而已。 [查看全文]
录象机射频功率放大
2012-08-08 28
本RF功率放大器能输出2—3频道信号,覆盖面积约为一平方公里,是开办小型电视发射台的理想装置,适于电化教育。但使用时应上报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,只有经批准后才能实施。 电路工作原理 该装置电路工作原理见图8.31所示。由三极管BG1,BG2,BG3组成参差调谐放大器。BG3的集电极负载是下级的输入匹配网络,可避免自激且 .. [查看全文]
纯甲类末级无反馈功率放大
2012-08-05 28
本文介绍的是一种输出级采用MOS-FET、纯甲类的末级无负反馈功率放大器,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为100W/4Ω。 图1是放大器的电路图,图2是电源部分的电路图。由于驱动级向输入级的反馈电路采用了电阻分压方式,所以是一个地道的直流放大器。该放大器为了提高直流稳定性。加大了从驱动级反馈回输入级的负反馈量,负反馈电路 .. [查看全文]
袖珍耳机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
2012-08-04 44
笔者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音响爱好者都认识到了Hi-Fi耳机的优越性,而加入了耳机爱好者的行列。目前市场上的Hi-Fi大耳机主要有森海塞尔、拜亚动力、AKG、铁三角等一些产品,它们的阻抗都比较高,一般在100~300Ω之间(有些耳机甚至高达600Ω),往往越高级的耳机,阻抗也越高。最近随着Hi-Fi耳塞引进中国,也有不少人购买了E .. [查看全文]
运算放大器容性负载驱动问题
2012-07-30 17
问:为什么我要考虑驱动容性负载问题? 答:通常这是无法选择的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负载电容并非人为地所加电容。它常常是人们不希望的一种客观存在,例如一段同轴电缆所表现出的电容效应。但是在有些情况下,要求对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的直流电压进行去耦。例如,当运放被用作基准电压的倒相或驱动一个动态负载时。在这种情况下 .. [查看全文]
运算放大器零点调整及 AC/DC 平均值转换电路
2012-07-30 20
运算放大器的使用场合广泛,使用频率比较频繁。当应用在测量仪器仪表电路中的直流放大时,往往对其零信号输入时的输出零点有较高的要求。 这里出示的通用运放简易调零方法,可以方便达到输入信号为零时,输出零点偏差在 1 ~ 2mV 之内。如果需要更加小的零点输出,就需要把红色字体 6K8 的固定电阻更换成为微调电阻,否则会不 .. [查看全文]
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误差分析
2012-07-30 25
名词表 PID:proportional-integral-differential,比例-微分-积分 CMR:Common-mode rejetion ratio共模抑制比 Offset currents and voltages失调电流与电压 1.共模抑制比KCMR为有限值的情况 集成运放的共模抑制比为有限值时,以下图为例讨论。 VP=Vi VN=Vo 共模输入电压为: 差摸输入电压为: 运算放大器的总输出电压为:v .. [查看全文]
模拟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和选用
2012-07-30 15
1. 模拟运放的分类及特点模拟运算放大器从诞生至今,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。最早的工艺是采用硅NPN工艺,后来改进为硅NPN-PNP工艺(后面称为标准硅工艺)。在结型场效应管技术成熟后,又进一步的加入了结型场效应管工艺。当MOS管技术成熟后,特别是CMOS技术成熟后,模拟运算放大器有了质的飞跃,一方面解决了低功耗的问 .. [查看全文]
PSPICE在差分放大电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
2012-07-26 侯勇严 郭文强 20
摘要:差分放大电路作为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电路.具有电路结构复杂、分析繁琐的特点,一直是模拟电子技术设计与分析中的难点。PSPICE作为著名的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,具有仿真速度快、精度高等优点。本文应用PSPICE对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较全面的仿真,利用PSPICE分析、研究了差分放大电路的时域响应、频率响 .. [查看全文]
采用LM1875及2SA1943/2SC5200的25W x 2音频功率放大
2012-07-26 79
电路如图1所示,芯片IC采用美国NS公司的LM1875,它具有音色柔美,失真低(0.015%),在小功率时颇有名机风范,广受好评。输出管采用音色较为温暖柔和的东芝大功率对管2SA1943,2SC5200(VCM=180V,ICM=12A,PCM≥120W,fT=30MHz)。本电路的原理如下:当音频信号经C1、R1输人到IC正相输人端①脚时,接在I .. [查看全文]

本站简介 | 意见建议 | 免责声明 | 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@2024-2039 嵌入式资源网
蜀ICP备202102572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