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植嵌入式Linux到ARM处理器S3C2410:操作系统
2012-06-02
宋宝华
标签: S3C2410

在笔者撰写的《C语言嵌入式系统编程修炼之道》一文中,主要陈诉的软件架构是单任务无操作系统平台的,而本文的侧重点则在于讲述操作系统嵌入的软件架构,二者的区别如下图:

嵌入式操作系统并不总是必须的,因为程序完全可以在裸板上运行。尽管如此,但对于复杂的系统,为使其具有任务管理、定时器管理、存储器管理、资源管理、事件管理、系统管理、消息管理、队列管理和中断处理的能力,提供多任务处理,更好的分配系统资源的功能,很有必要针对特定的硬件平台和实际应用移植操作系统。鉴于Linux的源代码开放性,它成为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的很好选择。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、公司、研究机构都加入了嵌入式Linux的研究行列,推出了一些著名的版本:

·RT-Linux提供了一个精巧的实时内核,把标准的Linux核心作为实时核心的一个进程同用户的实时进程一起调度。RT-Linux已成功地应用于航天飞机的空间数据采集、科学仪器测控和电影特技图像处理等广泛的应用领域。如NASA(美国国家宇航局)将装有 RT-Linux的设备放在飞机上,以测量Georage咫风的风速;

·uCLinux(Micro-Control-Linux,u表示Micro,C表示Control)去掉了MMU(内存管理)功能,应用于没有虚拟内存管理的微处理器/微控制器,它已经被成功地移植到了很多平台上。

本章涉及的mizi-linux由韩国mizi公司根据Linux 2.4内核移植而来,支持S3C2410A处理器。

 1.Linux内核要点

和其他操作系统一样,Linux包含进程调度与进程间通信(IPC)、内存管理(MMU)、虚拟文件系统(VFS)、网络接口等,下图给出了Linux的组成及其关系:

Linux内核源代码包括多个目录:

(1)arch:包括硬件特定的内核代码,如arm、mips、i386等;

(2)drivers:包含硬件驱动代码,如char、cdrom、scsi、mtd等;

(3)include:通用头文件及针对不同平台特定的头文件,如asm-i386、asm-arm等;

(4)init:内核初始化代码;

(5)ipc:进程间通信代码;

(6)kernel:内核核心代码;

(7)mm:内存管理代码;

(8)net:与网络协议栈相关的代码,如ipv4、ipv6、ethernet等;

(9)fs:文件系统相关代码,如nfs、vfat等;

(10)lib:库文件,与平台无关的strlen、strcpy等,如在string.c中包含:

char * strcpy(char * dest,const char *src)

{

char *tmp = dest;

while ((*dest++ = *src++) != '\0')

/* nothing */;

return tmp;

}

(11)Documentation:文档

在Linux内核的实现中,有一些数据结构使用非常频繁,对研读内核的人来说至为关键,它们是:

1.task_struct

Linux内核利用task_struct数据结构代表一个进程,用task_struct指针形成一个task数组。当建立新进程的时候,Linux 为新的进程分配一个task_struct结构,然后将指针保存在task数组中。调度程序维护current指针,它指向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。

2.mm_struct

每个进程的虚拟内存由mm_struct结构代表。该结构中包含了一组指向vm-area_struct结构的指针,vm-area_struct结构描述了虚拟内存的一个区域。

3.inode

Linux虚拟文件系统中的文件、目录等均由对应的索引节点(inode)代表。

共 4 页   1234下一页
可能会用到的工具/仪表
本站简介 | 意见建议 | 免责声明 | 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@2024-2039 嵌入式资源网
蜀ICP备202102572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