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3C44B0的初始化程序的理解
2012-06-02
标签: S3C44B0

S3C44B0的初始化程序就是初始化各个关键的寄存器,建立中断向量,然后转移到主函数去执行程序。不过S3C44B0不支持地址映射,所以程序不COPY到RAM种执行。S3C44B0初始化对我们广大初学者来说,比较难理解的是中断的处理和一些少见的操作符号,S3C44B0的中断子程序地址存放在初始化程序最后就是

HandleADC # 4

HandleRTC # 4

HandleUTXD1 #4

HandleUTXD0 # 4

HandleSIO # 4

HandleIIC # 4

HandleURXD1 # 4

HandleURXD0 # 4

这一段,它的其实地址是ISR_STARTADDRESS,个人写中断程序的时候,子程序地址被编译器连放在相应的位置。初始化完成后,程序转通过BL Main 转到用户定义的主程序上执行。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理解,有错误的地方希望大家指出来。

GBLLTHUMBCODE

[ {CONFIG} = 16

THUMBCODE SETL {TRUE}

CODE32

|

THUMBCODE SETL {FALSE}

]

[ THUMBCODE

CODE32;for start-up code for Thumb mode

]

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

其中[=IF ,|=ELSE ,]= ENDIF, CODE32 表明一下操作都在ARM状态。这些都是伪操作

这段我理解为设定THUMCODE的值,然后确定,用户的程序是在ARM状态还是THUM状态。不过不管THUMCODE是何值,下面代码都是ARM状态

这段没有什么很复杂的,就是这三个[,|,]操作符让我迷惑了半天,翻了半天书才找到解释

MACRO 宏 伪操作

$HandlerLabel HANDLER(宏的名称) $HandleLabel(宏的参数)

$HandlerLabel

subsp,sp,#4;decrement sp(to store jump address)

stmfdsp!,{r0};PUSH the work register to stack(lr does't push because it return to original address)

ldrr0,=$HandleLabel;load the address of HandleXXX to r0

ldrr0,[r0];load the contents(service routine start address) of HandleXXX

strr0,[sp,#4];store the contents(ISR) of HandleXXX to stack

ldmfdsp!,{r0,pc};POP the work register and pc(jump to ISR)

MEND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这段当初我觉得比较难理解,不过通过看各种程序,对这段有了一个基本的理解。这个宏的作用是把各个中断程序的地址装入当前的PC,44B0有两种装断模式 一种是没有中断向量表,一种是使用中断向量表的

使用中断向量表只能是IRQ方式,当使用中断向量表的时候,中断发生时由44B0的中断控制器自动跳转到

相应的位置。比如在中断向量表的模式下,一个外部中断0发生程序自动跳转到 地址0X20处,0X20地址单元的指令时ldr pc,=HandlerEINT0

因而程序PC跳到HandlerEINT0处,执行这个宏操作,把外部中断的函数的地址赋给PC。 44B0里面定义了一个

#define pISR_EINT0 (*(unsigned *)(_ISR_STARTADDRESS+0x84)) ,_ISR_STARTADDRES是中断程序地址的起始地址,_ISR_STARTADDRESS+0X84是HandleEINT0的地址

例如一个外部中断函数名void EXINT(),程序里执行 pISR_EINT0=(unsigned)EXIT,就把自己的函数地址赋给了标号为HandleEINT0处的内存单元

IMPORT |Image$RO$Limit|; End of ROM code (=start of ROM data)

IMPORT |Image$RW$Base|; Base of RAM to initialise

IMPORT |Image$ZI$Base|; Base and limit of area

IMPORT |Image$ZI$Limit|; to zero initialise

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

这段我个人的理解为这些是连接器生成的于输出段相关的符号,是在没有使用SCATTER文件的情况可以调用。这段指出了在ROM和RAM种的数据的地址,这些地址应该是连接器生成的,不过为什么能调用

连接器生产的符号,我不大明白其中的原因,还希望各位说说自己的理解

IsrIRQ ;using I_ISPR register.

subsp,sp,#4;reserved for PC

stmfdsp!,{r8-r9}

;IMPORTANT CAUTION

;if I_ISPC isn't used properly, I_ISPR can be 0 in this routine.

ldrr9,=I_ISPR

ldrr9,[r9]

movr8,#0x0

0

movsr9,r9,lsr #1

bcs%F1

addr8,r8,#4

b%B0

1

ldrr9,=HandleADC

addr9,r9,r8

ldrr9,[r9]

strr9,[sp,#8]

ldmfdsp!,{r8-r9,pc}

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

这段是没有使用装断向量模式下如何装载中断子程序,因为44B0有30个中断源,所以需要程序处理以确定调用那个中断程序

0,1是局部标号,%B是向后搜索局部标号, %F是向前搜索局部标号 。都是伪操作

I_ISPR寄存器各位表明发生了应该调用那个中断子程序。只能1位置位,其它位为0,比如说串口1发送中断发生,这时I_ISPR的

值为0X04,ldrr9,=I_ISPR

ldr r9,[r9] 两条指令后,r9的内容为0X4 ,

movsr9,r9,lsr #1 r9内容右移一位

bcs%F1判断是否把置位是否转移到C位,

addr8,r8,#4 如果没有的R8加4

如果r9内容为0x04 需要右移3次 ,之后r8的内容为8 然后HandleADC的地址 加上r8的值 就是串口1发送中断的地址,这个地址的内容是中断子程序的地址

再说明几个伪操作:^=MAP.#=field

别的方面我觉得比较容易理解了,就不多讲了。

可能会用到的工具/仪表
本站简介 | 意见建议 | 免责声明 | 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@2024-2039 嵌入式资源网
蜀ICP备2021025729号